福建中学教师资格笔试:文化素养-艺术成就(文字和书法)
- 时间:
- 2022-03-29 15:14:47
- 作者:
- 戈老师
- 阅读:
- 来源:
-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字体演变
1.甲骨文
商朝产生,是我国最早的通用文字。字形柔弱纤细,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2.金文
西周产生,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形较甲骨文更为粗壮、象形,浑圆质朴。
3.小篆
李斯简化大篆得小篆,方块字基本形成,基本脱离了图画文字。为秦统一中国后推行的正宗文字。
4.隶书
隶书是汉朝主要字体,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字形扁平,呈现出横平竖直、结字紧密的特点,较篆书更易书写。
5.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因书写草率而得名。“天下第一草书”为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
6.楷书
亦称真书或正书,其书体表现出“半隶半楷”的特点。唐朝时楷书已成为正宗官方文字,并且沿用至今。
7.行书
行书介乎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雅俗共赏,最具实用价值的书体。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二、造字法
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属于“用字法”,造字法就是前四种。
1.象形字
象形字是像画画一样,字形直接表达了字的含义,如“木”、“山”、“人”等。
2.指事字
指事字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比如“上”、“下”等。
3.会意法
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尖”、“休”等。
4.形声词
形声词就是有形旁(表含义)、声旁(表声音)组合成的字,左形右声(如晴)、左声右形(如鸭)等。
三、著名书法家
1.钟繇被称为“正书之祖”,钟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为“大小钟”。
2.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成“二王”。
3.张旭被誉为“草圣”,与怀素并成为“颠张醉素”。
4.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前三者也被称为初唐三大家。
5.颜筋柳骨:颜真卿,“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文稿》;柳公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6.北宋赵佶所创“瘦金体”,代表作《千字文》。
7.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8.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以上就是福建中学教师资格笔试:文化素养-艺术成就(文字和书法)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福建教师资格证信息关注公众号【福建省教师网】,更多考试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资讯,教师资格证认定以及福建普通话考试,福建国编教师招聘等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福建教师资格网www.fjjsz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