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 时间:
- 2019-01-10 13:55:40
- 作者:
- 赵老师
- 阅读:
- 来源:
-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
2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2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故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
24.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因此不能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到形式运算阶段。
25.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27.参考答案
基本涵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28.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是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他根据性的能量即“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把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2岁开始)。
口唇期(0~1岁)。吮吸使婴儿不仅获得了食物和营养,也使他产生快感,因此口唇是婴儿期产生快感最集中的区域。如果不能及时给婴儿喂奶或过早地断奶,其力比多就会固着在口唇区,长大后也会出现咬指甲、有烟瘾、贪吃等口唇期固着行为。
肛门期(1~3岁)。这一时期,儿童的力比多集中到肛门区域,儿童从排便和控制排便中获得快感,此时父母也开始对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如果家长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过于严厉,其发展就会固着在肛门期,成年期会过分要求清洁,对人吝啬或固执地执行预定的时间表或路线图;如果家长对儿童排便没有什么要求,成年后就会不爱整洁或挥霍。
前生殖器期(3~6岁)。弗洛伊德认为,在此阶段儿童会出现心理性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对双亲中的异性一方产生性依恋,如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产生性依恋关系,而把双亲中同性的一方看做竞争对手,产生攻击欲望。弗洛伊德把男孩对母亲的性依恋叫做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把女孩对父亲的性依恋叫做恋父情结,也称埃勒克特拉情结。儿童最终会通过认同双亲中的同性一方克服这种焦虑。家庭中缺少或更多地获得父爱或母爱,这种情结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在该阶段,超我产生。
潜伏期(6~11岁)。经过前生殖器期,力比多便潜伏下来,集中表现的区域不明显,儿童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现象。与前三个阶段相比,潜伏期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期。
青春期(11或12岁开始)。经过平静的潜伏期,青春期就来到了。在潜伏期被压抑的性能量在身体中重新活跃起来,并集中在生殖器部位。青少年按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性要求,性需求指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寻求异性作为配偶,生儿育女。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是需要理论勇气与实践精神的。敢于把生物冲动提高到突出的位置,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建立在对成年人的研究基础上的,并没有直接观察儿童,而是要求病人回答幼年经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而做出理论推测,而这些回忆有时是片断的,甚至是歪曲的。因此弗洛伊德理论的科学性不足。
29.参考答案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和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材料中,老师通过制定近期目标,搞好课堂纪律和班风建设;中期目标,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目标,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来为学生明确目标,并逐步实现。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出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材料中,班级生活委员带头说法,造成不良影响,班主任同班委会商量撤销生活委员,并进行安抚,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原生活委员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班主任并根据原班委会成员的特长进行适当调整,建立了良好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班主任在刚接到一个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材料中,班主任深入到了学生中间,争取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并制定了《班级管理常规》,严格运行德育考核,奖惩结合,并定期向家长汇报,建立了良好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是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的,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班主任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开展过程变成教育过程。材料中,班主任组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篮球赛》《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班级活动,既有主题活动,又有实践活动,灵活多样。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班集体的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材料中,班主任在组织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6)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个别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①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④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⑤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材料中,班主任找后进生个别谈心,个别谈话,个别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同时,班级中赖明同学爱打架,但是爱好体育活动,于是老师鼓励赖明同学参加篮球比赛,并推选为篮球队长,正是发现了赖明同学的闪光的,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最后带领班级在体育运动中取得了好成绩,大家对赖明同学取得了信任,使是赖明同学从“反叛者”变成了“主人翁”。
31.参考答案
(1)马英是高一学生,处于中学生过渡阶段,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成长、急骤变化;智力迅速发展;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形式也比较复杂,他们重感情、讲友谊,稳定性也在逐步提高,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展现出一定的兴趣。
中学生这些身心的变化,集中地表现出这个阶段的四个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材料中马英同学属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表现出对异性的情感,向老师倾诉,喜欢上班里的周勇同学,总是关注周勇的身影,看不到周勇就会觉得心神不定。但是又担心父母和老师发现,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特点闭锁性,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下降,马英的问题是担心倾心异性被老师、同学或家长误解,自身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让自己变得倍感痛苦。受到感情方面的困扰,单恋周勇而又缺乏勇气向对方示爱,在学习、生活上魂不守舍,自信心受到重大打击。
(2)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
首先,老师和家长要重视性教育,而且要把握好教育尺度,在传授性知识的时候,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能被他们接受的方式为宜,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的知识教给孩子,或是单纯地迎合孩子的心理。
其次,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组织男女学生共同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最后,老师应该尊重马英同学,将马英同学与她倾述的内容保密,并且正向引导。将马英同学的精力重点引导回学习上,为其指明方向,树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