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音乐
- 时间:
- 2022-05-24 17:46:17
- 作者:
- 赵老师
- 阅读:
- 来源:
-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
31.参考答案
三、音乐作品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2.参考答案
(1)D自然大调式
(2)再现单二部曲式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5分)
33.参考答案
题目:《巡逻兵进行曲》
问题一: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感受音乐创编的快乐,热爱音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编创打击乐伴奏,加深对于进行曲节奏特点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进行曲风格特点,并为其编创打击乐伴奏。
问题二: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视频片段,学生欣赏观看。教师提问:视频给你怎样的感受?展现了军人怎样的形象?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视频中的军人英姿飒爽,步伐整齐,为国人展现出了新时代军人的神采,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音乐中也能呈现如此恢宏的场景,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去了解一下。引出课题《巡逻兵进行曲》。
(二)初步感知
1.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教师提问:说一说视频中的音乐片段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速度如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为进行曲速度,中速稍快。在音乐作品中仿佛看见了士兵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洋溢着骄傲自豪的脸庞。
2.多媒体再次播放音乐作品。
3.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歌曲又称《美国巡逻兵进行曲》,内容讲述的是有一名美国陆军士兵名字叫米查姆,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美国巡逻兵而感到自豪。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著名的《巡逻兵进行曲》。
(三)伴奏创编
1.多媒体播放作品,学生跟唱旋律,熟悉旋律内容。并提问学生:进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强弱有规律,统一步伐,常用四二拍。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小军鼓,简单的给学生介绍小军鼓,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大屏幕出示节奏:
,带领学生用拍手进行击打练习。随后用小军鼓进行击打学习。
4.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强调小军鼓击打时的强弱要求。
5.多媒体播放作品旋律,学生根据音乐进行集体伴奏。
6.根据进行曲特点及刚刚的伴奏练习,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节奏编创,并汇报分享。
7.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带进课堂,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编配伴奏。
8.分组进行汇报表演,学生相互评价。
9.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强调进行曲节奏特点及作品对士兵的风采的表现。
(四)拓展延伸
播放《人民解放军军歌》并思考,谈谈两首作品的异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评价鼓励。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师呼吁学生们要热爱音乐、探索音乐。
2.作业:课后搜集其他进行曲进行欣赏。
问题三:根据问题二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1)采用多媒体式的导入,主要是进行直观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简单快捷、易于开展,又能够紧扣主题核心,帮助学生建立与民歌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欲望。
(2)初步感知环节,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初次接触到音乐时,主要是以聆听为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的感知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创编环节,音乐课标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学中先学习旋律,感知速度、力度,在学习一些编创的基本节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自信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延伸拓展环节,主要是相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进行类比欣赏感受,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另外一方面,增加学生音乐作品的积累,并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的特点,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4.参考答案
(1)评价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虽然这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示范、聆听情感体现音乐审美性的特点,但依旧有行为存在不妥之处。
第一,该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实践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如律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练习法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掌握音乐技能,发展音乐表现力。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对于歌曲情感把握不清楚时,仅仅只是通过自己的示范并将歌曲的内容在板书中依次板书关键词,实践活动单一,缺乏引导性。
第二,该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为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适当的采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指出学习委员的情绪反应后,进行了批评,即未到哭泣的学习委员进行情绪安抚,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激发。
第三,该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课标中指出在音乐课程中,应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案例中的老师,在学生给出对课堂中学习委员哭泣的评价时,并没有及时的进行引导,仅仅只是批评,没有尊重学生个性。
(2)建议:
第一,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我们需要组织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如聆听、作品的背景感知、小组讨论等。
第二,在课堂中要勇于鼓励学生开口,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感受结合相应的作品历史背景、作曲家声平、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三,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情绪,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对音乐的终身喜爱。
六、课例点评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35.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没有体现出《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当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等。
(1)优点:这是一节初中歌唱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过程顺序得当,老师能够安排学生去运用唱六度音程构建方式来唱准旋律,说明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2)不足:
①学生参与的实践较少,多处于被动状态,创造意识薄弱。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教学中突显的主体地位是老师,并没有体现学生为主体,可以在演唱中,老师多加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进行学习。
②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没有体现。
义务教育音乐课表当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当中明确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爱国歌曲,应当让学生理解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情感才能更好的去演唱作品,材料中老师只是一味的练习与进行演唱方法的指导,缺少对于民族文化的渗透,应当利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可以利用多媒体去播放抗战题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历史,逐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并能够传承和发扬。
③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当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当中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首歌曲要学唱二部轮唱,这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在教学中要更加细化,分声进行练习,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在演唱之前要强调声部的和谐统一。
④没有体现师生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些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当中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体现评价环节,教师不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能随时调控课程的进度。
综上所述,该老师的教学设计及有可取之处,也有许多改进和完善,需要我们做到取长补短,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该老师的优点,警惕修正类似的不足,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