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六)
- 时间:
- 2023-05-27 11:17:09
- 作者:
- 徐老师
- 阅读:
- 来源:
- 福建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单选题
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1.【答案】B。解析:小学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D项中道德信念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重要特征。
2.“守信、勤奋、自立、乐观、进取”等是德育中的( )。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心理教育
2.【答案】C。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信念、理想等要素。思想教育主要指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价值观以及现代公民意识。品德教育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心理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守信、勤奋、自立、乐观、进取等属于道德品质和个性的教育,故答案选择C。
3.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
A.适应性功能 B.生存功能 C.享用功能 D.发展功能
3.【答案】C。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4.“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哪方面的基本要求( )。
A.思想政治方面 B.道德行为方面 C.个性心理素质方面 D.个人能力方面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从思想政治、道德行为、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基本要求。其中,A选项思想政治方面强调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放在突出地位等。B选项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学生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具有对集体的责任感,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教育学生能正确区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CD选项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强调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等。故符合题干的为B选项。
5.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5.【答案】D。解析: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选项A,人生观教育是指关于人生目的、价值和态度等根本观点的教育。也即个人对待生死、苦乐、荣辱等人生重大课题的观点和行为倾向的教育。
选项B,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
选项C,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故ABC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6.孔子说:“力行而近乎仁”。其体现的德育心理学思想是( )。
A.实践是品德学习的重要途径 B.品德是先天的
C.品德与实践无关 D.品德是后天形成的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有关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中有关孔子的言论。“力行而近乎仁”:只有真正实践才能接近仁义。因此,体现的是要实践,实践才是品德学习的重要途径。
选项B,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故B项表述错误。
选项C,只有真正实践才能接近仁义。因此,体现的是要实践,实践才是品德学习的重要途径。故C项表述错误。
选项D,品德的确是后天形成的,但与题干“力行而近乎仁”无关,故排除。
7.一个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但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着力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中体现的是缺乏道德意志的表现。
8.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 )。
A.学生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
B.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C.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
D.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8.【答案】D。解析: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因此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二、判断题
9.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9.【答案】×。解析:从内容上看,我国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0.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
10.【答案】√。解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所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党的中心工作培育大批合格的“四有”建设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育人是为党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故题干说法正确。
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培养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的。( )
11.【答案】×。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2)要注意多端性。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2.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受教育者。( )
12.【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的要素复杂多样,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13.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
13.【答案】√。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以上是关于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六)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福建教师招聘信息如更多考试报名,资格审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福建国编教师招聘等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福建教师资格网www.fjjszg.cn.